機器人這一名詞最早出現(xiàn)在在捷克文學家卡雷爾·恰佩克的三幕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這部1921年演出的三幕劇讓人們開始對機器人充滿幻想。其實,世界上最早的機器人就誕生在中國。
《列子.湯問篇》中記載西周穆王時期,有位叫偃師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個“能歌善舞”的木質機關人;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還制造出“木牛流馬”,這些都是世界上最早期的機器人,而如今中國機器人再一次出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近日有媒體盤點了中國12個機器人,稱它們已經(jīng)接管了我們的日常工作。
數(shù)十個由??低暣蛟斓臋C器人每天可以整理20萬個包裝,并自動充電,這意味著它們能全天候運作。這些機器人可大量減少人力、勞力,可謂是劃時代的突破。
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夜中出現(xiàn)的天貓精靈機器人,在其呆萌的外表下卻存在大量的黑科技。通過攝像頭、語音設備等傳感器,天貓精靈機器人的感知系統(tǒng)可與人類進行擬人化互動,你甚至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小生命。
此外,中國還有可與人聊天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水下工作的機器人、取代工廠工人的機器人、能親切地解答當事人涉法涉訴問題的機器人、用來教孩子的機器人等。這些中國制造的機器人在各個領域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改變生活。
而我國之所以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已走到世界的前列。去年美國一家研究機構舉行了一場競賽,看誰開發(fā)出的人臉識別技術最優(yōu)秀,最后一家名叫依圖科技的中國初創(chuàng)公司榮獲最高獎。這讓美國智庫都開始承認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進步,甚至還擔心中國將其利用到軍事領域。
相信中國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未來還將發(fā)明出更多的機器人,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