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廣播電視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重大戰(zhàn)略部署,于5月20日舉行改革大會,從內容、渠道、技術、產業(yè)、機制五個維度,強化新聞立臺、全媒傳播、技術引領、產業(yè)再造、機制重塑,正式落地“第一現場”客戶端、順利開播深圳衛(wèi)視4K超高清頻道,實現70%以上人力投入新媒體生產,正式拉開系統性變革的序章。
一、強化新聞立臺,重塑內容生產體系
進一步強化“黨媒姓黨”“政治家辦臺”理念,緊密圍繞黨委政府核心工作,充分發(fā)揮主流媒體喉舌作用,精心做好核心宣傳,打造好“頭條工程”“首屏首頁工程”,守正創(chuàng)新做好政務報道。
升級重建四大內容生產中心。打破以往按頻道、頻率組織生產內容的模式,從內容生產端入手,根據內容生產專業(yè)性要求及資源集約化、高效化利用原則,升級組建新聞中心、衛(wèi)視中心、國際傳播中心、民生服務傳播中心四大內容生產中心,各中心內容生產各有側重,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統籌分發(fā)。
再造全媒體內容生產傳播機制。打破以往按廣播電視生產流程組織內容生產再轉換成互聯網傳播的模式,按照集中策劃、統一采集、多元創(chuàng)制、全媒傳播原則,重塑內容創(chuàng)意策劃、產品制作、運營宣推等生產流程,加強內容產品整體采集、統籌策劃、視覺設計和運營宣推,構建全媒體多元化專題內容生產機制,全面推進以全媒體內容生產傳播為邏輯原點的內容生產流程再造和資源布局調整。
調整優(yōu)化考核評價體系。打破以往傳統收聽收視評價模式,全新建立全媒體優(yōu)質內容評價、考核、激勵機制,全面強化“內容為王”業(yè)務導向,真正做到用傳播效果說話。按照分級分類原則,制定臺層面和中心層面的考核評價體系,重點考核客戶端日活、收看時長,以及重點賬號的播放量、轉發(fā)量、點贊量,包括導向、流量、質量、社會效益等維度,加大原創(chuàng)力、本地新聞首發(fā)率、獨家性等考核力度。設立1500萬元專項獎勵,對優(yōu)質內容即時激勵,最大程度調動積極性。
二、強化全媒傳播,重塑渠道傳播體系
打造“第一現場”新一代智能旗艦客戶端。將原“壹深圳”“直新聞”“深愛聽”3個客戶端“三端合一”,以“主流媒體精品內容+城市生活綜合服務”為核心定位,以“互動+數智”為特色,進一步強化內容、運營、經營、技術四大能力,真正成為集全媒體內容集納、產品分發(fā)、活動交互于一體的超級入口。自客戶端上線后,已完成所需組織架構、人員配置、工作機制、激勵機制等各項工作,實現端內日活增幅18.4%;端外日活實現破萬,增幅46.2%。
打造“第一現場”“直新聞”兩個大號?!暗谝滑F場”著重營造“即時感”“現場感”,讓用戶第一時間獲取新聞動態(tài);“直新聞”依托國際時政等優(yōu)勢資源,打造國際傳播頭部IP。
打造特色化垂類欄目IP集群。在文化、科創(chuàng)、財經、時尚、教育等領域培育和壯大“科創(chuàng)最前沿”“深圳國防教育頻道”“管見天下”等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頭部賬號,打造多個新媒體矩陣及外宣新媒體賬號矩陣。
探索發(fā)展特色個人賬號。打造一批網感強、特色鮮明的名記、名評、“名嘴”IP,提升新媒體吸引力和影響力。
以更大力度精簡精辦頻道頻率。將資源與力量集中到新媒體和主力頻道頻率上來,積極推進關停并轉收視不佳、定位模糊、功能重疊的頻道頻率,近兩年關停比例接近50%。同時,優(yōu)化調整保留下來的頻道頻率,做精《深視新聞》《第一現場》《直播港澳臺》等品牌節(jié)目,更好適應全媒體時代發(fā)展需求。
三、強化技術引領,重塑技術支撐體系
打造數智媒體生產傳播核心平臺“深圳數媒”。打破傳統廣播電視制播架構,全面構建“創(chuàng)作、審核、傳播、決策”全鏈路智能化內容生態(tài),打造開放智能的全媒體多場景技術體系,構建集“策、采、編、審、發(fā)、評、饋”為一體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底座。
構建前沿視覺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體系。一方面,著力推進超高清融合制播平臺建設,于6月28日順利開播深圳衛(wèi)視4K超高清頻道,并更新了一批輕量化、便攜化采錄設備,為記者前線采編單兵作戰(zhàn)提供了可能,也為新媒體轉型發(fā)展提供了支撐。另一方面,積極推進XR、VR等前沿視覺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平臺建設,不斷探索升級新視聽科技拍攝系統和內容制作方式。
構建智能化信息化創(chuàng)新運營體系。加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等前沿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打造全國數智媒體運營新范式。依托“第一現場”旗艦客戶端建設,聚焦智能推薦與客服、互動工具集、會員運營系統等功能板塊,強化互聯網軟件開發(fā),不斷打造深圳政宣精品、便民服務、深企商拓等多元化應用場景。
四、強化產業(yè)再造,重塑產業(yè)經營體系
升級五大產業(yè)板塊。進一步發(fā)揮媒體集團匯聚資源的樞紐、平臺作用,優(yōu)化升級數字科技、文化金融、影視文化、數字創(chuàng)意、園區(qū)運營五大產業(yè)板塊,充分整合優(yōu)化內部資源,關停并轉效益差、前景弱的下屬企業(yè),將臺屬二級企業(yè)數量從19家壓減至13家,提升產業(yè)經營效能。
重點發(fā)展平臺經濟與數字文化經濟。下大力氣打造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平臺、天威資本運營平臺、“廣電+百千萬工程”助農平臺、“悅煥新”全國“兩新”工作服務平臺、深圳文旅智能體平臺、天空美術館等多維度平臺經濟和數字文化經濟,以高質量產業(yè)發(fā)展為主責主業(yè)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在地化服務場景,擴大服務半徑,增強用戶黏性,不斷提高以產業(yè)反哺事業(yè)發(fā)展的能力。其中,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平臺自去年8月互聯網打通上線以來,目前已經實現全場景交易額累計突破578.7億元,今年已突破542.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