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CN注意到,作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全國一網”公司——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又悄悄然間搞了一些動作,可能會涉及到日后的一些關于視聽等方面的新應用及新業(yè)務。此前在今年4月份起,中國廣電股份公司曾申請并最終注冊成功了12項“廣電慧家”系列商標。
三個全新系列商標注冊申請中
基本時間均在11月8日時,中國廣電股份公司新申請了“暢點點”、“TV AIR”及“靈犀一點,暢觀所愛”三大系列的商標信息(至DVBCN截稿時本次共計有36項商標申請)。
1)“暢點點”
涉及的國際分類為“9類 科學儀器”、“14類 珠寶鐘表”、“16類 辦公用品”、“18類 皮革皮具”、“25類 服裝鞋帽”、“35類 廣告銷售”、“36類 金融物管”、“37類 建筑修理”、“38類 通訊服務”、“41類 教育娛樂”、“42類 設計研究”、“45類 社會法律”共12類。
2)“TV AIR”
涉及的國際分類為“9類 科學儀器”、“14類 珠寶鐘表”、“16類 辦公用品”、“18類 皮革皮具”、“25類 服裝鞋帽”、“35類 廣告銷售”、“36類 金融物管”、“37類 建筑修理”、“38類 通訊服務”、“41類 教育娛樂”、“42類 設計研究”、“45類 社會法律”共12類。
3)“靈犀一點,暢觀所愛”
涉及的國際分類為“9類 科學儀器”、“14類 珠寶鐘表”、“16類 辦公用品”、“18類 皮革皮具”、“25類 服裝鞋帽”、“35類 廣告銷售”、“36類 金融物管”、“37類 建筑修理”、“38類 通訊服務”、“41類 教育娛樂”、“42類 設計研究”、“45類 社會法律”共12類。
目前為止,尚不清楚三個系列新商標會具體發(fā)力哪個具體業(yè)務形態(tài)、產品及服務等,但根據申請的商標名稱可以大體揣測下,這三個系列商標會是指同一個產品或業(yè)務形式,并且會涉及到視頻點播、無線(移動?)電視的視聽業(yè)務,是否還會涉及到5G NR廣播業(yè)務?
就業(yè)務等平臺搭建方面,DVBCN近些年來也注意到中國廣電確實提及的表述有很多,包括全國有線電視互聯(lián)互通視聽融合服務平臺、廣電5G應用平臺、國家級互聯(lián)網視聽樞紐平臺、互聯(lián)互通云化融合平臺、5G融合媒體傳播平臺、工業(yè)互聯(lián)網網絡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廣電寬帶電視集成平臺、廣電5G試驗室網絡測試平臺、中國廣電融合服務平臺、融合媒體傳播平臺、融合媒體云播控平臺、廣電云平臺、視頻點播集約化運營支撐平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像中國廣電5G融合應用平臺已經生成了具體的APP應用,就是委托中廣寬帶打造的“直播中國”APP(蘋果端為“直播中國+”),而像廣電云平臺目前已經啟動了一期項目的建設,以上或許也存在著同一個平臺(應用)的不同表述,部分相關融合應用應該還在完善過程中。
兩項全新軟件著作權實現(xiàn)原始取得
DVBCN同期注意到,中國廣電股份公司近期還成功登記了兩項新軟件著作權。
根據公示信息,兩個專利的開發(fā)完成日期及首次發(fā)布日期均為今年8月1日,陸續(xù)在11月3日~4日完成了登記,且是以原始取得的方式實現(xiàn)的著作權登記(非依他人的所有權而取得所有權,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估計是中國廣電的團隊創(chuàng)新的產品。
兩個軟件的名稱為“直播播控系統(tǒng)”、“統(tǒng)一資源管理系統(tǒng)”,版本號均為V1.0,目前尚不清楚具體的涉及應用及業(yè)務形式是什么(會是移動端還是TV端?或是都涉及?)。